环保政策新闻
广东力推重污染行业入园
文章来源:未知 发布日期:2015-08-29 23:26
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实施镇、村级工业区升级改造,实行污染集中控制、统一处理。在今年我省重点推进的四条重污染河流的整治中,省环保厅也再度重申推动重污染企业入园,实行集中建设、集中治污、集中管理。
上世纪90年代初,惠州市博罗县承接了来自东莞、广州、深圳的一些污染性工业。十多年的发展让这个县城变身"电镀城",2006年,博罗县的电镀厂达130多家,是史上高峰。
"东江水流经惠州,为深圳、香港等人口密集地区提供用水。惠州博罗的一大批重污染电镀企业如果不整治,就会变成污染水质的一大隐患。"博罗县环保局负责人说。
自2006年起,为确保东江水安全,省环保厅对电镀企业整治提出"关闭一批、提升一批、入园一批"的要求,博罗县开始对零散难控的电镀企业实行"铁腕整治"。其中2007年9月,博罗县龙溪电镀基地正式动工建设。基地以大容量的污水处理厂为中心,建设45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和生活配套设施。目前,约一半的目标建设用地已投入使用。至今,博罗县有43家电镀企业入园。
园区内的上原铭牌有限公司是总部在深圳的一家企业,"去年来珠三角的电镀行业排放标准收严了很多,来这里之前我担心能不能达标,如果自己建污水处理设施的话,要投300多万元,成本太高,但现在消除了顾虑。
该企业通过统一治污节省成本后,投入了更多资金到自动化改造中,提高了生产和环保效率,厂房内经过人工初步操作后,接下来的流程就是全机械化,按生产线的模式进行多次喷淋、水洗分池处理,在处理池下有多条管道,这些管道把不同处理程序的废水输送到相应的收集区域后输送到污水处理厂,不同楼层的废水送到不同装置内,代表着不同的电镀厂,废水种类及来源一目了然。
基地投入使用却并不代表一劳永逸。目前,因入驻企业不多,电镀基地仅建成一期,三期全部建成后可入驻120家企业,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扩展到1万吨,包括50多座各类废水处理池。
东莞市长安镇电镀印染专业基地于4年前获得省环保厅批准建设。目前该基地A区电镀污水处理厂已基本完成升级改造,并已试运行,然而B区入园情况却不尽如人意。
"除去符合原地保留资格的企业外,长安镇共有18家电镀企业需要搬迁入园,但截至目前仅有4家电镀企业同意入驻。"长安镇环保局王局长透露,其实,比起自建污水处理设施,同样的治理效果,统一治污的成本是相对节省的。但以前廉价的简陋厂房变成了标准化产房,污水处理为适应新标准带来的工艺提升,都需要增加成本费用,企业就不愿买账。
重污染企业不愿入园的情况,让地方环保局有点头疼。为了监督园外企业排污情况,博罗县环境监察分局每个月至少到企业检查一次,再加上不定时的突击检查,只有十几个编内人员的监察分局只能分成三队,每队仅有四五个人,面对分散的众多企业,执法人手捉襟见肘。"有时为了监测排查,工作人员要连续两三天不分昼夜在厂房里蹲点。"该局负责人说。
开平市环境执法大队负责人也说:"我们队里只有几个人,光是把开平的电镀企业逐个走一遍,不算进去检查的时间,也要一天半。"
开平市是我国水暖卫浴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作为该行业加工配套的电镀企业也随之星罗棋布。不过,由于水暖卫浴产品成型后需要尽快进行电镀,而省里批复的最近的电镀基地则建设在距离开平80公里外的江门市崖门,不少电镀企业担心损失客源也大多不愿进园。当地政府部门则希望在开平市新建一个规范的电镀园区。
不过,在人手紧缺的现状下,重污染企业零散分布却不意味着监管能够松懈。2013年省环监局抽查出博罗县9家电镀企业需要整改,这9家企业全都是园区外的企业,这些企业也将在地方督促整改后,近期接受省局的检查验收。
对于企业短期内难以全部统一进园治污的现状,不少地方开始探索多管齐下堵住这些重污染行业的污染隐患,其中包括鼓励并推动企业就地转型升级。
博罗县就明确,对自愿转型升级或者入园的电镀企业在资金、土地使用、新项目审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上一篇:环保部:全力推进环境守法新常态
下一篇:固体废物 总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